点蓝色字关注“山亭快报”
![图片[1]-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849940.gif)
8月11日,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开华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网络安全保障中心主任
李 岩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丽娜 区社科联主席
尹振涛 区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文教室主任
李 卿 区文化馆馆长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入选省级“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3个,省级革命文物名录9个,西集镇入选省级文化生态名镇。目前,全区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其中省级项目4个(伏里土陶、山亭皮影、山东琴书、枣庄泥塑),市级项目4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山亭皮影代表性传承人陈守科、伏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甘言地),市级20名,区级67名。
为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让老手艺成为时代“金名片”,大力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亭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充分展示了山亭区丰富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工艺,展现出山亭新时代匠人精雕细琢的技艺、匠心独运的创造,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山亭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展览馆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落在文化聚集区、居民休闲区、集中服务区于一体的市民中心旁的翼云休闲广场,总投资200余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20余万元、展陈80余万元。展览馆牢牢把握“齐鲁文化”“手造文化”的核心内涵,集“山东手造”展示、销售、研发、孵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展陈省、市、区级代表性项目伏里土陶、山亭皮影、山东琴书、枣庄泥塑、王氏铁艺等40余个,精彩呈现20余位非遗传承人捐赠的代表作品120余件。同时,展览馆创新传播方式,打造“亭有匠心”非遗直播间,邀请非遗传承人线上传授手工技艺、讲述非遗故事、销售手造产品,使“小手艺”不断创造大财富,带动乡村振兴。
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的建成开放,既可以集中对外展示我区非遗项目保护成果,又可以搭建非遗传承人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既是“非遗+文创”的有益探索,又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提供了新路径,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响流同频、与大众生活同步、与产业发展同兴,进一步擦亮山亭“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
记者:为让“山东手造”焕发新活力,山亭区都做了哪些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804172344.jpg 图片[5]-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21575.jpeg)
尹振涛:“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是山亭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开创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的关键举措,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条基本路径,也是推动文化宣传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山亭区将立足“满足群众需求、建立产业体系、政府主动引导”,进一步推动“山东手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一要满足群众需求。进一步提升建设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打造成为“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使其更加精致、更加时尚、更加可玩,满足居民中高端、多样化、时尚化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将分散在乡村的手造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乡村振兴的政策撬动作用,培育一批手造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把“山东手造”真正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好帮手。二要建立产业体系。我们打造“山东手造”最终目的是培育一整套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手造产业体系,要想实现“山东手造”各项发展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本地区代表性手造资源为核心,凝聚手造、非遗企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能力。三要政府主动引导。进一步引导手造企业、非遗传承人参加展览展销会、研学体验活动等,特别是利用好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组织手造非遗项目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类活动,不断开发文创精品和研学产品,持续保持生机活力,打响“山东手造·亭有匠心”品牌。同时,培育重点手造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为“山东手造”的全面起势贡献山亭智慧和力量。
记者:如何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微信图片_20230804172333.jpg 图片[6]-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27491.jpeg)
李卿:山亭区境内不仅遗存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过近年来的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
针对如何培育非遗传承人,介绍一下三点内容:
一是建立传承基地,开展传承活动。为了更好的保护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长效的、科学的动态传承,近几年来,我区建立了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的传承基地,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鼓励年轻人学习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二是打造展示平台,利用节假日举办民俗项目展演活动。在我区重大节假日时,最为普遍也最具生命活力的当数民间民俗展演活动。比如:山亭竹马、柳琴戏等项目对弘扬民族地域特色和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也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品牌。
三是拓宽传播渠道,普及非遗知识。与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密切合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中小学校巡回演出并由优秀传承人言传身教非遗技艺,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从而也吸引了很多各地院校大学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前来调研考察。2021年我们区文化和旅游局申报的“伏里土陶创新性传承进校园活动”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2021年山东省“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名单,这是从2006年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枣庄市唯一典型案例。最后,借此机会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关注非遗工作的社会各界,长期积极配合非遗工作的非遗传承人,为了更好的弘扬山亭区地域特色文化,我们一起努力,做出更优异的成绩,为山亭区建区四十周年献礼。
![微信图片_20230804172344.jpg 图片[7]-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31307.jpeg)
李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要积极搭建非遗聚集平台,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创新融合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了“观、研、学、产、购”为一体的立体运营模式,有效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一是丰富非遗手造体验形式。推动非遗手造融入现代生活,并逐步形成“非遗手造+”的立体活态传承模式,建立“非遗手造+教育”“非遗手造+旅游”“非遗手造+文创”等全方位的产业生态链。促进文旅消费,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非遗手造主题研学等活动,积极举办非遗手造夜市,编排表演非遗手造节目,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是扩大展馆运营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集聚了铁艺、烙画、剪纸、陶艺、手工布艺、皮影戏等非遗手造项目,既是我区民间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继续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造展示销售高地,建设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文艺表演、手工体验和配套服务等功能区域,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非遗手造的提升拓展。三是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非遗文化传承和引导作用,有效扩大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的知名度、影响力。提高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不断巩固先发优势,将我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好。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将成为山亭的一张新名片,肩负起文化传承、服务区域发展的新时代责任。
![6402.gif 图片[8]-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35179.gif)
![图片[9]-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39552.jpg)
![图片[10]-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开馆新闻发布会-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8/20230812000944640.png)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