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山亭快报”
坚守“三有”定力 聚力“三大”突破
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李洪波
7月22日-23日,跟随区党政考察团到济阳区、商河县、鄄城县、鲁西新区、曹县五县(区)考察学习,考察项目既有食品健康产业、锂电产业、电商产业,又有教育、医疗、水务等民生事业,这些产业都是山亭正在发展,或者是即将发展壮大的,其经验做法对山亭非常有借鉴意义,收获颇丰。总体感觉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大”。园区大、企业大。像济阳区的济北经济开发区–台湾工业园是全省最大的台资集聚区和服务台商样板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80余家,投资额达到25亿美元。旺旺、统一、康师傅、上好佳等160余家国内外食品饮料企业集聚发展,旺旺集团先后19次追加投资,累计投资总额达2.37亿美元,年产值突破30亿元。
二是“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像鄄城县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总投资137.65亿元,7个大项目全部是新能源项目,今年底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4.5亿元。像菏泽鲁西新区的了未元大健康产业智慧化项目,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利税4.5亿元。
三是“融”。线上和线下经济融合发展。像商河县斯伯特集团采用传统线下销售与电商平台销售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在国内发展经销商超过 3000 家,与包括罗永浩、吴奇隆明星在内的10万余名网络达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网络持续壮大企业。像曹县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大集镇淘宝产业园,建设淘宝镇村21个、176个,1-5月份,全县电商销售额达到27、78亿元,淘宝镇数量居国内县域第一位,实现电商助推产业发展。
实施山亭产业突破,对山亭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山亭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责任”,确保山亭工业倍增、产业突破“有成效”。
有信心。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推进山亭产业突破,是市委市政府对山亭的关心和厚爱。去年9月份和12月份,市委连续2次召开全市山亭产业突破推进会。今年7月份,市委又召开全市山亭产业突破调度推进会。市委市政府对山亭产业突破高度重视,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区委的坚强领导,有了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奋力实干,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山亭产业突破。
有责任。实现山亭产业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是山亭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历史使命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履行职责使命。区政协将聚焦主责主业,扛牢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政治责任,助推山亭“工业倍增、产业突破”,为山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多做贡献。
有成效。实现山亭产业突破,主要看成效。具体体现在项目建设、工业经济等各项考核指标上,要通过认真研究考核指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山亭产业突破有成效。作为区政协我们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山亭产业突破大局大势,班子成员扎实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帮包工作,围绕“深化强工兴产、实施工业倍增、加快产业突破”,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鼓励引导政协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委员岗位上履职尽责,为山亭“工业倍增、产业突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山亭产业突破目标已经明确,措施正在扎实推进,迫切需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加快推进,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着力在“绿”上突破。一方面是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绿色(绿电)产业,扶持壮大锂电企业,延伸锂电产业的应用端。目前新能源电量无法在我区进行消纳,以4月20日为例,分布式光伏出力为当日平均用电负荷的1.85倍。建议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资源,推动生态电力储能、空气压缩储能、抽水蓄能等储能产业发展,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力争建成省内最大、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能源基地。在电商等新业态上,学习借鉴曹县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做法,引导建设各类电商平台,把网络流量转化为山亭农产品、健康食品的销量和山亭产业突破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指加快推进山亭生态资源价值转换的实体运作,在碳汇开发利用、生态补偿等方面继续探索创新。
二是着力在“强”上突破。一方面是指扶持现有企业“强起来”。现有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山亭产业突破发展,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对于山亭“工业倍增、产业突破”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现有企业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培壮发展能力。鼓励引导现有企业继续投资建设,扩大生产线,延长企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是指扶持回乡创业“强起来”。要高看、尊重、支持回乡创业人员,搭好返乡创业舞台,让其感受到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帮助回乡创业项目落地、见效,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创业。
三是着力在“优”上突破。一方面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持续开展“百名股长您来评 赢在中层我当先”等活动,助推中层干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另一个方面要强化“优服务”。加大落实全周期服务力度,切实帮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推动重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倍增、产业突破”。
©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