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聚焦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家园

宽阔整洁规范有序的街道旁开满鲜花,温馨的枣园广场热闹非凡……“每天早晨我都要到彩虹路上跑步健身,看着路旁五颜六色的鲜花,闻着淡淡的花香,一天心情美美的。”9月5日,峄城区阴平镇黄崖社区的居民董强满心欢喜地说。

今年以来,阴平镇以乡村振兴示范镇为总抓手,聚焦绿色生态建设,坚持科学、统筹、和谐、绿色生态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加大整治力度 改善居住环境

“前段时间雨水太多,路面上积聚了不少的泥土被车辆压实,现在把泥块清除,堆到路边垫路肩。”8月11日,上郭村党支部书记姚成峰带领志愿者及群众清理路面垃圾,开展村内人居环境整治。

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阴平镇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进村庄“五化”“七改”工程,组织开展大规模环境清理整治活动10余次,先后出动1.8万余人次,挖掘机、垃圾车等各类车辆5000余车次,共清理各类垃圾3300余立方米,拆除乱搭乱建和断壁残垣12000余平方米,三堆两垛等1500余处。全镇“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运处置体系达到全覆盖,全镇共布设垃圾桶15000余个、中型垃圾箱136个、垃圾分类站点24处,每月垃圾收运、处理量达到400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分批次建设改造无害化厕所11346个,建设公厕22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建立无害化卫生厕所服务站7个,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基地1处。切实有效的环境整治措施,让群众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依托地域优势 打造园林城镇

聚焦城镇绿化点、线、面,阴平镇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近年来,该镇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杏花峪游园等公园游园4个,建成蔷薇街巷等生态街巷15条,打通了“峄县古枣园—枣园广场—环山线—爱情路”的美丽环线,新增绿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全镇城镇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32.7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1.26%,公园绿地面积达21.46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5平方米。

应用清洁能源 提升环境质量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着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蹚出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目前,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和在建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面积比例达60%以上,镇建成区85%的路灯为太阳能光伏供电;充分利用本地充沛的光照优势及企业、居民、办公楼等房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资358万元,建成31处共425kW光伏项目,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340吨;大力推进“煤改电”清洁供暖工程,积极推进公共场所清洁取暖,有效减少煤炭散烧直排和煤炭扬尘污染。近年来,全镇共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4158户,在镇政府办公楼、嘉和文苑社区、镇中心幼儿园等区域采用地源热泵技术供暖,供暖面积达1.4万余平方米。

结合乡村特色 共建美丽村居

“我们这棵花皮杨也有100多年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着树建了漂亮的小院,没事的时候我向乡亲们讲讲党的好政策,或者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还能促进邻里和谐。”8月10日,在胡庄村法桐小院,老党员徐长连说。

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峄县古枣园和爱情路周边村庄为重点,着力打造景区化、旅游型、升级版美丽乡村,绘就“村在景中、景在村间”的美丽乡村画卷。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10个,区级美丽乡村45个,打造了万亩生态枣园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100%。其中,重点打造了省级美丽村居样板——斜屋村,被评为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山东省生态文化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苏娜 谢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的话,点个赞呗!
点赞3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我来评论一下!!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