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山亭快报”
1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走进基层一线,举行山亭区成功创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9年,省委依法治省办启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辐射带动,树立一批新时代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的示范标杆,营造法治政府建设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山亭区创新建立“两述一员”新机制》被命名为第一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此后,山亭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工作,全面统筹推进法治山亭建设工作。2021年全力投入到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的创建活动上来。经过合力攻坚,实现法治事业新突破,法治建设体系逐步完善、示范创建任务高标准完成,法治建设“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全面彰显,最终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做说明发布:
一、大格局推进,全力打造法治山亭建设新高地。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推进。率先成立以区委书记为总指挥的创建机制,先后39次高规格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系列会议,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34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由3名区领导带队定期开展专项法治督察,各级各部门齐心参与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区上下凝聚起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二是发挥头雁效应,狠抓关键少数。在全市率先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述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10个镇(街)、65家区直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述职述法。《创新“三个一体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模式》先后被全国普法办“七五”普法简报、《法治日报》头版、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刊发,在全国给予推广。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快法治进程。将法治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区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与全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科学制定《法治山亭建设规划(2021-2025年)》《山亭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和《山亭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统筹谋划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山亭建设。
三、大创新驱动,强力塑造法治山亭建设新品牌。一是创新建立“两述一员” 新机制。构建了由区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四位一体”法治建设工作新格局,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为创建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创新“三个一体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模式。“学法、考法、述法”“巡视、督查、考核”“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一体化推进,实现了领导干部学法形式、学法措施和学法目标体系的立体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三是创新打造法治建设“亭”好模式。即通过创新政务服务“亭好办”、矛盾纠纷“亭好调”、法律服务“亭好享”,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在《大众日报》《新华社·高管信息》等刊物上刊发。四是创新在村(居)设立“司法行政协理员”。针对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现实,以实现服务群众为最大目标,创造性提出“在村(居)设立司法行政协理员”制度,在群众身边建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法治教育宣传队伍,有效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央领导予以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五是创新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决策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通过打造稳评工作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部门协作联动的“3+X”模式,采取“制定评估方案、广泛听取意见、分析研判风险、形成评估报告、实行跟踪控制”的“五步工作法”,创新实施“事前稳评+事中稳控+事后稳定”的“三项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岩马库区社会稳定重大风险的做法,得到省领导批示,并在《山东通讯》杂志上刊发推广。六是创新实施“e诉通+云上警务室”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建立健全“1354”工作机制,即搭建一个平台、严格三项要求、锚定五大特性、强化四项保障,创新建立“e诉通”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了政务管理更智慧、民生服务更快捷、社会治理更精准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升级“e诉通+云上警务室”2.0版本,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山亭样板”,相关做法被《法治日报》《大众日报》等予以刊发推介。
创一流业绩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塑法治品牌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下步工作中,山亭区将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系统推动法治山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水平,努力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贡献更多的“基层力量”“基层智慧”。
答记者问
王琦: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近年来,山亭区委、区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法治山亭建设的主体工程来抓。经过全区各部门、各镇街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这一“省级荣誉”。这不仅是对山亭区委、区政府常年来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工作肯定,还对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规范文明执法、转变政府服务等方面有着巨大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二是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法治政府建设成果更多体现在民生福祉改善上。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充分听取企业、人民团体的意见,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提案做到100%回复。全面普及“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问题。在区镇两级开展“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服务,在全市率先设立“办不成事”登记窗口,及时解决群众难点、堵点问题,2022年先后办结公积金贷款申领、不动产登记、养老关系转移、独生子女中考加分等事项47件。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群众诉求做到“接诉即办”。落实领导干部接听12345市长热线制度,热线接通率、办结率均达到100%。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梳理群众关注的征地拆迁、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积极推动向主动公开转化。2020年以来区政府网站共公开政府信息9200余条、办理依申请公开15件,政策文件解读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成立山亭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实施非诉纠纷化解“亭好调”模式,2022年全区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10件,成功2810件,没有因矛盾化解不及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群体性上访事件,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
三是执法水平有效提升。通过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区执法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山亭区严格开展行政执法证件审核管理工作。2022年全区673名执法人员考试合格后取得执法资格。全年开展培训5次,累计培训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推进“温度执法”。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树立行政合法、合理原则,正确适用责罚相当的要求。成立“法治宣讲团”在部分镇街和重点执法部门开展法律宣讲,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素养;结合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养和执法水平。
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山亭区法治环境的认可程度明显提升,法治建设保障作用日益明显。在法治政府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满意度也比较高。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示范创建成功为契机,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法治政府的高标准建设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大众网记者:请问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哪些效果?
二是高效推进,汇聚法治政府建设新动能。作为全区法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构,我们先后39次高规格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系列会议,不断增强示范创建的强大合力。印发《迎接实地评估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满意度调查、实地评估宣传活动方案》,下发关于做好示范创建实地评估工作的系列通知,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实地评估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高群众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我们打造“八五”普法基地、翼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山亭“亭好”展厅三个示范创建点,为全区创建工作表率带头。开展重点部门、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督察20余次。高规格举办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法治能力素养专题培训班5次,3000余人参加培训;组织2020年以来新入职的公务员、新提拔任用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治能力“线上+线下”模拟考试120余次;全面做好实地评估法治能力测试抽考准备工作,确保示范创建取得好成绩。
三是成效显著,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新跨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是一个含金量很高、影响力很大的法治建设荣誉,也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良好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申报竞争力大,创建难度高。从2021年8月开始动员创建,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10月,经枣庄市初审推荐,山亭区作为全市三个区之一被推荐到省委依法治省办参与评选。2022年5月,省委依法治省办反馈,经专家组材料评审,山亭区进入全省27个综合候选地区,参与第二轮评估候选。2022年8月27日-29日,省委依法治省办专家组对山亭区示范创建工作进行实地评估,经过现场走访、座谈询问、查阅资料、案卷评查、随机抽考等程序,对山亭区放管服改革、行政执法、营商环境、法治思维能力等进行全方位体检,得到评估组高度评价。2022年12月17日,山亭区成功入围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公示名单。2023年1月9日,山亭区被正式命名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各位媒体朋友们,法治政府建设永无止境。山亭区委依法治区办、山亭区司法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继续开创法治山亭建设新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山亭法治政府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您的支持是山亭法治政府建设的持久动力。
3、中国网记者: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政务服务工作,请问咱山亭区行政审批局近几年在优化政务服务、服务企业群众,智能化审批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二、整合大厅资源,拓展为企服务新渠道。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多门跑”、“多窗找”等多跑腿问题,着力打造“一门办、一窗办”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集成的办事环境。我们整合区政务服务大厅“投资者之家”“创业者驿站”等功能,增设企业服务中心,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选配“服务专员”“项目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市政工程联合报装专窗,增设“共享营业厅”7个,推进水电气热信“一站式”办理。企业准入准营、民生服务等关联事项实现了“一窗办”“一次办好”,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多跑腿的烦恼,平均减少跑动80%以上。
三、加大创新力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更加优化。持续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创新力度,以“433”模式推动竣工联合验收。该项工作成为全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枣庄市“十大创新”改革典型案例。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三个事项,合并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一个审批事项,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时,材料提交一次,领取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就可以施工了。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报装、验收等业务,也实现了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好”。2022年,完成项目立项304个,其中投资金额500万元以上项目233个,办理施工许可23个,助推了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四、线上线下融合,助推审批质效再提升。为了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我局积极探索推出智慧“云勘验”,利用线上视频开展全流程审批,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由“只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效率提升。同时,通过线上审批全过程留痕,还有效管控了现场勘验评审的廉政风险。目前,通过智慧“云勘验”,先后为冯卯、北庄、西集、城头等镇商会勘验办理了社会团体证书,为偶遇·桃花源鹿鸣小镇项目、龙泰友和年产8万吨绝热隔音材料建设项目,组织开展了线上专家评审,推动了服务再提速。同时,我局还创新开发应用“政务机器人”,自动抓取并推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和许可延续等信息,解决了企业和群众获取信息不畅的难题。目前,共为1900余家企业推送提醒信息2210余条。借助“政务机器人”,“一对一”迅速精准推送业务办理信息,以创新“小举措”,让服务更有“温度”,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
![6402.gif 图片[6]-山亭区成功创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举行-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1/20230117004202115.gif)

![图片[7]-山亭区成功创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举行-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3/01/20230117004213725.png)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