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山亭快报”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扎实开展社会帮扶,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让每一位困难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兜牢兜好兜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绘就共同富裕“同心圆”
坚持用政策纾解民困,认真抓好低保、特困等民政领域救助政策的落实。通过走访摸排、畅通救助热线、加强信息比对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相应保障,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截至目前,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14221人,特困人员2737人,孤困儿童546人、残疾人“两项补贴”14394人,经济困难老人5304人。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进行提标,惠及困难群众31898人次,全面完成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以上的任务。
![图片[2]-【满意山亭】区民政局:扎实开展社会帮扶 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2/12/20221215002549277.png)
积极提升高效便民社会救助能力
践行为民服务“真情怀”
按照民政领域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要求,将低保、特困、孤儿等八项审批权限全部委托下放至镇街一级实施,通过优化流程、精减材料、压缩时限、提升能力、主动服务等方式,将低保、特困的办理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实现社会救助业务办理便捷、高效,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缩短办理时限,提高救助政策落实的及时性。实现救助政策“码上知”,救助信息“码上查”,救助申请“码上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和救助服务形式
拓宽民生福祉“幸福路”
全面落实“救急难”发生地救助保障,确保外地来山务工人员、省外户籍人员“急难”困境得到解决。完善“一事一议”临时救助制度,及时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适当提高救助额度。今年以来实施临时救助211人次,发放救助金48.99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区2737名特困人员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复核评估,提高救助精准度。积极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作用,统筹慈善资金50余万元,先后开展“温暖过冬”“慈善助学”等慈善活动,惠及各类困难群众2000余人。

![6402.gif 图片[3]-【满意山亭】区民政局:扎实开展社会帮扶 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2/12/20221215002642116.gif)
![图片[4]-【满意山亭】区民政局:扎实开展社会帮扶 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2/12/20221215002646818.jpeg)
![图片[5]-【满意山亭】区民政局:扎实开展社会帮扶 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爱山亭网](https://cos.aishanting.com/aishanting/2022/12/20221215002654489.png)
暂无评论内容